村网通总站 佘家门村 735541.nync.com 欢迎您!
精准扶贫是中央扶贫的重大决策,是甘肃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任务,是将原来的“大水漫灌”转变为“精确滴灌”,使甘肃省贫困人口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的重要措施。然而在精准扶贫中,选好产业是精准扶贫最重要的方法,是贫困户脱贫的保障,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甘肃的大量贫困人口所处地理位置大多为山大沟深、居住分散、交通不畅,信息闭塞,但这些地方,尤其是陇东南,植被条件较好,适合发展中蜂养殖,是精准扶贫的好产业。
1.1 蜜粉源资源丰富 甘肃省有650 多种蜜源植物,主要蜜源植物有30多种,蜜源面积大约230 万hm2,它们由东到西、由南到北、由川区到山区、由山脚到山顶呈立体开放,衔接紧密,花期较长,由每年的4 月初一直延续到9 月末,是个天然的“立体蜜库”。特别是近年来产业结构调整,退耕还林还草、中药材、林果业的快速发展,蜜源有扩大的趋势,为发展中蜂养殖提供了物质条件。依据科学的空间数学模型测算,甘肃省的载蜂量在100万群以上,发展潜力巨大。 1.2 有传统养殖习惯 据考证,东汉年间,上邽(今天水)人姜岐,养蜂授徒,教授乡人,他的学徒满天下,并普及推广规模养蜂数千家。甘肃省陇东南山区,有养中蜂的传统习惯。特别在一些山区,农户都有养中蜂的习惯,相当部分农户和农民都曾有过养蜂的经历,在中蜂饲养管理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十二五期间,甘肃省中蜂由过去的18多万群发展到30 多万群。群众对发展养蜂信心十足,部分群众已通过养蜂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1.3 蜂种品质优良 甘肃省中蜂是中华蜜蜂中个体较大的一个生态型—阿坝中蜂。它维持群势能力较强、耐寒、采集力强,分蜂性弱,性情温驯,活动敏捷、更具有抗逆性和抗病性强的特点,生产性状良好,是适应甘肃省生态环境的一个优良遗传资源。蜂王一般从3 月开始产卵,蜂群开始繁殖,秋季外界蜜源终止后,蜂王于9 月底10月初停止产卵,繁殖期8 个月左右。在蜜源较好的情况下,每年可发生1~2 次自然分蜂,每次分出1~2群。经过甘肃省蜂业技术推广总站和甘肃省养蜂研究所近年的选育推广,甘肃省陇南中蜂实现了中蜂过箱科学化饲养,进而开展继箱化生产,这在全国中蜂生产上处于领先阶段,极大地提高了中蜂蜂蜜的产量。 1.4 发展势头良好 近年来,随着蜂业技术的推广,养蜂基地建立、示范蜂场的辐射效应,中蜂发展势头良好。一是创立了以企业为主导的“公司+ 科研推广+ 政府+ 蜂农”的徽县推广模式。这种模式的创新在于政府管协调、科研推广单位抓技术、公司育品牌、蜂农保质量,减少了中间环节,保证了产品质量,增加了蜂农收入;二是在岷县启动了“科研推广+ 政府+ 蜂农”的模式,以科研推广为主导,政府为推动,蜂农广泛参与的中蜂生产体系;三是与舟曲县联合探索“政府+ 科研推广+ 公司+ 蜂农”的模式,以政府为主导,科研推广单位参与,公司收购产品,蜂农主抓生产的模式。三种模式的探索均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特别是徽县模式,成为生产高端中蜂蜜的基地。截至“十二五”末,全省中蜂养蜂场达6 271 个,重点分布在陇南市、天水市、庆阳市、平凉市等地的38 个县市。中蜂蜂群数增加了近12万群,蜂群增加幅度达41.3%,为甘肃省蜜蜂养殖业的发展和特种中蜂种质资源的保护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1.5 组织化程度高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甘肃中蜂养殖的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一是甘肃省蜂业技术推广总站为甘肃省蜂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为蜂农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开展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和咨询服务等活动;二是全省蜂业协会、蜂农合作组织蓬勃发展,蜂农在合作社和协会的领导下,结成利益共同体,组织采购、供应成员所需的生产资料,收购、销售成员生产的产品,截至目前,全省成立了省级协会一个,市县级协会近十个,养蜂合作社20 多家;三是甘肃省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创建为企业和科研单位、企业和政府架起了桥梁,甘肃省蜂业信息网的建立,成为宣传蜜蜂养殖、蜂农交流、技术指导、信息传导的有效载体,全年的浏览量已达20 万人次。 1.6 重视程度加强 为了加快自然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调整产业结构,拓宽增收渠道,充分利用当地蜜源植物资源和中蜂资源优势,发展中蜂养殖业,增加群众养殖收入。一是蜂业受到了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特别是养蜂条件好的市县对养蜂工作越来越重视,如陇南市、徽县、岷县、两当县、宕昌县、舟曲县等政府部门,已将养蜂业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制定了养蜂业发展规划,健全工作机制。二是群众对养蜂引起了重视,由于养蜂投入少、见效快、经济效益高,群众自发养殖积极性提高。
2.1 选准对象 人是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养殖中蜂也一样。选择热爱蜂产业,自愿苦干实干的贫困口,将产业扶持到户。 2.2 选准场址 这是中蜂产业扶贫的基础,必须选在蜜粉资源充足的地方,主要是陇东南山区、药材种植集中区。养殖中蜂要因地制宜,要根据当地蜜粉源条件,发展过程中要控制规模,一般养殖户不要突破100 箱,一个村子切勿整村推进,否则会出现由于蜜粉源的不足而造成的失败。 2.3 选对模式 一是贫困户自学自养,逐步提高。适合于热爱养蜂、爱钻研也勤快的贫困者;二是合作共养,政府投资一定养蜂用具,由养蜂大户以帮工换技术的方式饲养,互利互赢。适合有一定劳动能力和智力的贫困户;三是代养,贫困户投资入股,由养蜂大户代理饲养,盈利部分以股分红,供贫困户获利。适合于完全没有养蜂能力的贫困者。 2.4 技术扶持 养蜂业不同于其他行业,技术门槛高,只有完全掌握了技术,才能取得效益。如果重投入轻技术,最终会以失败告终。 2.5 示范带动 要稳妥推进,以点带面,逐步推广。要实事求是,务实高效,做到扶持一户,脱贫一户,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损失。
3.1 建立创新平台,为中蜂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要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创新中蜂养殖产业的理论和技术,重视创新人才团队建设,建立“产、学、研”一体化,企业、农民、科技人员利益同享,风险共担的机制。 3.2 推广科学饲养,进一步宣传推广活框饲养技术的优势 实行“专家+ 基层技术人员+ 科技示范户+ 辐射带动户”的服务模式,培育科技示范户,实施养蜂科技推广精准服务,开展科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建立远程培训网站,方便科技入户。 3.3 专项经费支持,加大养蜂新技术推广力度 举办培训班,扶持一些有发展潜力的地区作为中蜂新法养殖示范区,鼓励蜂农办大场、养强群,用事实说话,让蜂农们真正认识到科学饲养的好处。使贫困地区的农民把养蜂当成脱贫致富的家庭主业来搞,使他们确实体会到科学饲养带来的甜蜜和喜悦。积极宣传养蜂,得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把养蜂列为当地重点养殖发展对象;大力推进科学养蜂,通过精准扶持,提高当地科学养蜂水平;基层迫切需要养蜂技术和蜂机具扶持,要利用各种服务平台,着力解决蜂机具的装备现代化;大力扶持蜂农合作社,为蜂农交流经验、销售蜂产品提供平台。 3.4 建中蜂保护区,为中蜂发展提供基础保证 通过建立甘肃中蜂自然保护区,结合恢复和改善中蜂生态环境,促进中蜂基地的巩固和壮大;利用山大沟深、交通不便的天然屏障,积极借助地理隔离,有效地控制外来蜂的进入,对保护区内已有的意蜂可通过当地农牧部门政策干预和上门指导的方式,让中蜂取代或迁移出保护区,切实保障中蜂的管理和发展。 3.5 深度开发中蜂产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中蜂产品,尤其是土生土长的中蜂蜜,国人称之为“土蜂蜜”,历史上就是药学家推崇的药用上品和物美价廉的高级营养保健食品,现代又符合人们寻求天然、祛病延年的心理趋势。根据甘肃中蜂的生物学特性,结合甘肃中蜂的生态环境与蜜粉源植物条件,要尽早建立中蜂产品原料源基地,生产甘肃中蜂特种蜜。利用甘肃中蜂春季活动早、数量大的优势引导其积极为苹果、桃等经济林果授粉,提高经济林果的产量和质量;试验甘肃中蜂巢蜜生产,研发甘肃中蜂特种蜂产品的系列产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升饲养中蜂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4 加强对蜂业扶贫的组织领导 4.1 政府要重视引导 各级农牧部门要把养蜂业列入议事日程,制定地方养蜂业发展规划,健全工作机制,认真组织实施。要加强行业监管,充实养蜂管理人员队伍,重点养蜂区域要有专门人员负责(其他地区要有兼职人员负责),做到层层有人抓、有制度管,及时处理养蜂业发展中遇到的突出问题。 4.2 保护蜂农合法权益 指导和培育养蜂专业合作组织,充分发挥其开展饲养管理技术培训、推进产销衔接、维护蜂农合法权益、加强行业自律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逐步推行蜂产品优质优价,完善企业与养殖者的利益联结机制。在转地放蜂集中地区,会同有关部门,妥善解决收费、蜂产品销售、蜜蜂农药中毒、人蜂安全等问题,切实保护蜂农的权益。
4.1 政府要重视引导 各级农牧部门要把养蜂业列入议事日程,制定地方养蜂业发展规划,健全工作机制,认真组织实施。要加强行业监管,充实养蜂管理人员队伍,重点养蜂区域要有专门人员负责(其他地区要有兼职人员负责),做到层层有人抓、有制度管,及时处理养蜂业发展中遇到的突出问题。 4.2 保护蜂农合法权益 指导和培育养蜂专业合作组织,充分发挥其开展饲养管理技术培训、推进产销衔接、维护蜂农合法权益、加强行业自律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逐步推行蜂产品优质优价,完善企业与养殖者的利益联结机制。在转地放蜂集中地区,会同有关部门,妥善解决收费、蜂产品销售、蜜蜂农药中毒、人蜂安全等问题,切实保护蜂农的权益。 4.3 加强部门协调配合 养蜂业的发展需要多部门加强配合、形成合力。坚持蜂产品生产与农作物授粉相结合,大力推广蜜蜂饲养技术、授粉技术,加大蜜源植物的保护和利用力度。各级农业、畜牧兽医等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和作用,联合推广单位、行业协会和企业等方面力量,共同促进养蜂业持续健康发展。 中蜂养殖是一项甜蜜的事业,是一项环保增收的好产业。所谓“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用再多的钱扶贫也不如带领农民走上创业致富的路!相信有了政府的重视,有了各级组织的支持,加上甘肃省优越的养蜂环境和条件,小蜜蜂一定会带领山区人民过上甜蜜的生活。